江西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打造全國低空經濟政策高地
大江新聞訊全媒體記者左陽天報道:2025年以來,隨著新質生產力培育加速推進,低空經濟作為融合前沿技術、輻射多領域的新型經濟形態,正成為全球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核心賽道。10月20日,世界VR產業大會“VR+低空經濟專題對接會”在南昌召開。會上透露,江西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打造全國低空經濟政策高地。
本次專題對接會以“虛實融合·智馭空域——VR技術賦能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關村數智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江西省融合技術研究院、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西研究院聯合承辦,吸引線下150余位政企學研代表參會,覆蓋政府機構、學術院校、龍頭企業、國際組織、投資機構及主流媒體等多元主體。
江西省工信廳副廳長瞿小華表示,江西作為航空工業發祥地,近年來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構建了涵蓋研發、制造、運營的全產業鏈生態,并出臺16項扶持政策,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打造全國低空經濟政策高地。同時,VR產業與低空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沉浸式交互技術賦能低空安全管控與場景創新,形成數字經濟時代的“雙子星”協同效應。江西正以“虛實融合·智馭空域”為主題,搭建產學研平臺,推動VR+低空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培育新質生產力,塑造未來產業競爭新優勢。
權威專家共話低空經濟安全與發展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自主可信計算構筑低空經濟安全可信新生態》為題,強調了網絡安全在低空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他提出,只有通過自主可控的可信計算技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無人機等低空設備面臨的安全威脅。
阿拉伯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卡西姆·特法利在《共享地平線:共創數字與低空創新的未來》演講中,呼吁共建“數字空中絲路”,推動中阿雙方在VR與低空經濟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同開拓全球市場。
中國武漢尼日利亞協會副主席尼科姆·多格拉·奧巴迪亞圍繞《“虛擬現實+低空經濟”-更智慧、更安全、更互聯》展開闡述,指出VR技術可為低空飛行提供仿真訓練、路徑規劃與城市集成等關鍵支撐,是實現低空智慧化的重要路徑。
技術創新驅動產業融合發展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余健從具身智能角度切入,提出“訓練場”是推動機器人及低空智能設備落地的關鍵基礎設施。他介紹了中國在具身智能訓練場建設方面的布局與目標,強調其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雷小永聚焦《低空模擬飛行訓練的挑戰》,表示人才先行是低空經濟的關鍵,直升機作為傳統且快速發展的領域,其模擬器至關重要,需高度還原真實飛行環境以提升訓練價值。低空環境復雜多變,氣象條件、空域管理及飛行員壓力顯著,尤其在故障處理時需快速響應。VR技術雖在基礎訓練中可行,但高等級訓練仍存在分辨率、數據交互等瓶頸。
實踐應用展示成果豐碩
江西省融合技術研究院院長帥博介紹了《基于實景三維的空地一體低空經濟安全管控技術與實踐》,展示了該院在低空安防、無人機管控與應急指揮等方面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強調VR技術在實現“空地一體”立體防控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