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第五小學快速化解學生玩具卡喉危機
“徐老師,不好了!張同學喉嚨被卡住了,臉都紅了!”2025年10月15日上午課間,瑞昌市第五小學三(7)班幾名學生氣喘吁吁沖進辦公室,聲音里滿是慌亂。原來,同班的張同學課間玩耍時,好奇將自帶的小型玩具零件放進嘴里,不慎滑入喉嚨,當場出現吞咽困難的緊急情況。
看著捂著喉嚨、表情難受的張同學,班主任徐霞第一時間蹲下身,輕聲安撫:“別慌,慢慢告訴我,還能呼吸嗎?”在確認孩子能呼吸后,她迅速按照培訓過的海姆立克急救法,雙手環抱孩子腹部、在肚臍上方快速向上擠壓;同時耐心引導孩子配合催吐動作。幾秒后,隨著一聲輕咳,卡在喉嚨里的玩具零件被順利吐出,張同學的呼吸逐漸平穩,臉上的紅暈也慢慢消退。

危機解除后,徐霞沒有絲毫松懈。她先讓孩子坐在一旁休息,隨后立刻撥通家長電話,清晰說明事件經過、現場處置情況,叮囑家長盡快到校接孩子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回到教室后,她又臨時召開了一場“安全小課堂”,拿著同類玩具零件,直觀告訴孩子們“非食品類物品絕對不能入口”。結合剛才的驚險場景,徐霞講解了玩具玩耍時的安全邊界。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紛紛點頭說“以后再也不把小玩具放嘴里了”。當天下午,徐霞還在班級家長群詳細通報事件,附上“禁止孩子攜帶細小玩具入校”“教育孩子‘入口先辨安全’”等提醒。家長們紛紛留言感謝:“多虧徐老師反應快、懂急救,不然真不敢想!”

此次玩具卡塞事件的高效處置,不僅展現了徐霞扎實的急救技能和沉著的應變能力,更印證了學校常態化安全工作的實效。一直以來,瑞昌市第五小學始終將學生安全放在首位:組織教師開展急救技能培訓;班會設置“安全小話題”,結合真實案例講解防溺水、防異物卡喉、防磕碰等知識;定期通過家長群推送家庭安全提示,形成“家校協同護安全”的合力。
校園安全無小事,每一次緊急處置的背后,都是日常積累的“安全底氣”。未來,瑞昌市第五小學將繼續細化安全管理,把安全教育融入校園點滴,為孩子們筑起一道堅實的安全屏障,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平安、安心的環境里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