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圓滾滾”要來了?南昌動物園大熊貓館明年1月起改造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孫沐雨)從春寒料峭到秋意漸濃,南昌人離開大熊貓“美靈”已經有241天了,想必去南昌動物園大熊貓館看過“美靈”的市民,還是會不經意間想起那位圓滾滾的“老伙計”。10月17日,江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公示了2026南昌動物園大熊貓館改造項目備案信息,讓市民期盼大熊貓的心愿再次有了回響——南昌動物園大熊貓館將迎來改造,預計開工時間為2026年1月,竣工時間為2026年4月。那些被“國寶”治愈的日子,或許很快就要回來了!
據了解,該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為,改造原大熊貓館及小獸館約2700平方米,新增室外場地約950平方米;原大熊貓館增加玻璃屋頂,建筑內部功能改造,外立面及屋頂進行噴色翻新,增設2個室外展區(約650平方米,并增設室外觀賞區約300平方米);同步增設消防、暖通、水、電、園林等相關專業設備。
提起南昌的大熊貓記憶,“美靈”一定是繞不開的名字。2015年3月,這只雄性大熊貓初到南昌,一住就是近十年,成為無數南昌人童年里、鏡頭里最可愛的存在。今年2月20日,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批準,“美靈”正式“返鄉”,回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開啟養老生活,南昌動物園大熊貓館也隨之閉館。
其實,南昌與大熊貓的緣分,已延續了近20年。今年2月20日,面對“美靈”的離開,大江新聞客戶端做了系列南昌與大熊貓的故事報道。記者從原《信息日報》記者胡永繼的講述中了解到,2006年南昌動物園就迎來了第一只雌性大熊貓“南南”。據他回憶,“南南”和當時定居中國臺灣省的“團團”“圓圓”是堂兄妹,當時17歲,被南昌市民寵成了“公主”。2013年,年邁的“南南”回到四川,在故鄉安詳離世,給南昌居民留下了一段跨越7年的溫暖回憶。
從“南南”到“美靈”,從2006年到2025年,大熊貓早已不是動物園里的“過客”,而是融入南昌居民生活的“家人”。它們用憨態可掬的模樣,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南昌人的成長,也成為這座城市的溫柔印記。如今,大熊貓館改造項目正式提上日程,這一消息記者也從南昌動物園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但關于何時引進新的大熊貓,對方尚未透露具體細節。但在不久的將來,這座全新升級的大熊貓館將迎來新的大熊貓“入住”,那些關于“南南”的回憶和關于“美靈”的思念,那些屬于南昌與大熊貓新的溫暖故事,都將在時光里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