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551名球員、139個進球,贛超憑啥出圈?
10月19日,
贛超迎來百日里程碑!
彼時,或許無人預料,
這場被稱作“贛超”的賽事,
會在短短100天內,
以燎原之勢席卷贛鄱大地。

7月12日,贛超揭幕戰的南昌球迷在看臺上玩起了人浪。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楊繼紅攝
從揭幕戰南昌與景德鎮的平局開場,
到11座城市、62場賽事的輪番激戰;
從551名草根球員初登賽場,
到累計觀賽人次超114萬、
單場觀賽人數屢破紀錄;
從以前賽場的“門可羅雀”,
到如今線下“一票難求”。
一組組亮眼數據,
勾勒出贛超100天的清晰脈絡。
這100天,
是江西足球破冰突圍的100天,
是城市與足球雙向奔赴的100天,
是全民共享體育激情的100天,
更是江西文化與經濟活力綻放的100天。
551名球員
平凡人用熱愛書寫城市榮耀
本屆贛超11支球隊共551名注冊球員,均為業余選手,平均年齡23歲。最小的球員為來自上饒隊的鄭力川,今年17歲。其中,六成是在校學生,其余則是教師、企業員工、廚師、的哥、足球教練等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他們不是職業球員,卻用每一次拼搶、每一粒進球,詮釋著“以球之名,為城而戰”的信仰,那滾燙的熱愛,讓足球回歸最本真的純粹。

139個進球
“草根”球員踢出職業級精彩
截至10月12日,贛超已進行14輪62場比賽,累計進球139個,場均進球2.2個。其中,贛州隊以21個進球在積分榜上位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宜春隊20個、九江隊19個,各隊你追我趕的態勢讓賽事精彩程度不輸職業聯賽。射手榜上同樣亮點紛呈,贛州隊盧欣以9個進球占據射手榜第一。這些數據背后,是一個個綻放在綠茵場的閃耀瞬間。這些高光時刻,不僅讓贛超“好看”的底色愈發鮮明,也讓更多人見證足球運動在這片土地上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可能。



超114萬觀賽人次
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贛超徹底打破了過去江西業余足球賽事“門可羅雀”的局面,實現從局部關注到全民關注的蛻變。首輪賽事就吸引66960人現場觀賽,場均13392人;至第九輪,單輪觀賽人數突破12萬,創下贛超聯賽單輪到場人數新紀錄;八強賽淘汰賽首回合,南昌主場迎戰贛州單場觀賽人數更是達到50168人,為江西體育賽事單場觀賽人數之最;截至第十四輪賽事,累計已有超114萬人次到場觀賽,場均18427人。


單個話題全網播放量破5億
贛超憑“紅色”強勢“破圈”
線上熱度同樣火爆,抖音話題#贛超#播放量達14.6億次,14輪直播觀看量累計超13億人次。全國球迷通過直播為贛超喝彩,有新疆網友留言“從贛超的舞臺,看到了江西的底蘊”,西班牙、英國華裔青少年也為賽事打Call。贛超的熱血魅力以破竹之勢“出圈”,聲量跨越山海。
當贛州“鳥巢”4萬多人合唱《十送紅軍》,當吉安全民健身體育中心萬人同唱《映山紅》的歌聲穿破夜幕,當南昌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5萬人齊唱《團結就是力量》,紅色文化在綠茵場上煥發新生。這些刻在江西人血脈里的紅色旋律,經過互聯網的廣泛傳播,實現強勢“破圈”。

全民參與
人人都是贛超主角
贛超0元到9.9元的“白菜價”門票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全民參與的大門——揭幕戰門票10秒搶空,多地主場門票瞬間售罄;1000余名九江球迷乘坐首趟贛超球迷專列前往鷹潭觀賽;“蘇G”江蘇連云港103名球迷驅車千里赴九江,為“贛G”加油助威。賽前,“誰是大俵哥”“叫南哥”的魔性梗,“萍萍”“贛贛”的CP秀,讓網友們玩得不亦樂乎。賽中,球迷們打出“滕王閣迎章貢水,贛江歡歌接遠親”“豫章宋城手拉手,贛風熠熠情悠悠”等特色橫幅,傳遞友好情誼。賽后,球迷自發清理隨身垃圾,“文明觀賽”成為贛超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江西,每個人既是賽事的見證者、參與者,更是這份熱愛與文明的守護者。

7月20日,贛超第二輪,南昌隊主場的球迷。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楊繼紅攝
一張票玩轉一座城
“票根經濟”成為消費引擎
賽事期間,江西各城市借贛超推出文旅福利,讓一張球票化身“城市消費通行證”:南昌可憑贛超門票領取滕王閣、洪崖丹井等景區門票折扣,景德鎮高嶺文化村推出贛超專屬優惠政策,上饒三清山、龜峰等核心景區對參賽設區市市民實行半價優惠,萍鄉推出涵蓋購物、住宿、餐飲等多重專屬福利,宜春憑球票免明月山景區門票,九江推出“球票+景區”聯票優惠政策,贛州賽區更是放出憑球票免費游51家A級景區、發放300萬元消費券的重磅利好,鷹潭龍虎山對客隊球迷免門票。

7月20日,南昌八一體育場外設置了消費市集,文創、品牌展示、小吃三大專區共25個特色攤位將九江的經典美食與南昌本土風味同場呈現。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楊繼紅攝
滿滿的誠意換來了消費熱潮——贛州賽區創造經濟效益約2.3億元;第十二輪賽事期間,宜春賽區酒店預訂量增長170%,餐館及夜宵攤點翻臺率達到平時3倍,其中約39%為外地觀賽客群。此外,鐵路部門開通多列“贛超球迷專列”,讓“包”列高鐵去看球成為現實,更讓贛超的消費活力輻射周邊省市,形成全域聯動的消費格局。票根背后,是流動的人群,更是沸騰的經濟。

8月10日,1100余名球迷乘坐G9813次贛超球迷專列從廬山站出發。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洪子波攝
熱度持續延伸
“第二現場”拓展消費空間
除了賽場內的熱血沸騰,賽場外的“賽事第二現場”同樣活力迸發。
九江搭起露天觀賽大屏,同步直播的同時,開設美食市集、農產品推廣展位,讓球迷在為進球歡呼時,既能品嘗蘿卜餅、修水“哨子”等特色美味,還能順手帶走湖口酒糟魚等特產;南昌八一體育場外的“‘贛’好市集”人頭攢動,美食、特產攤位前摩肩接踵,足球流量高效轉化為消費增量;贛州天虹、萬達等核心商圈變身為“第二現場”,配套發放1080萬元消費券覆蓋多業態,成功把觀賽熱情導入消費環節;在宜春,龍蝦啤酒狂歡節在大屏直播旁火熱進行,小龍蝦的麻辣鮮香與球迷們的歡呼聲、加油聲交織,體育熱情與消費需求在此刻升騰。

8月2日,南昌中山路,大屏直播贛超。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徐錚攝
更貼心的是,新余將“崗位直通車”開進賽場,鷹潭推出“熱點賽事+夜市招聘”模式,讓球迷在為家鄉球隊吶喊之余,還能順帶找到心儀工作——當觀賽與民生需求相遇,“第二現場”便成了連接賽事與生活的溫暖紐帶。
從“你我”到“我們”
贛超,遠不止于勝負之爭
贛超的賽場不僅是競技的舞臺,更是城市間情感聯結的橋梁。贛州與萍鄉賽后,球迷互贈臍橙與“辣紅安源”禮袋,寄語“致贛贛:臍橙很甜,來日再會;致萍萍:一見如故,萍城再聚”;吉安給新余“老表”寫去書信,“致余余:鋼花璀璨,后會有期,一句‘老表’道不盡同氣連枝的情誼”,滿是“初見即故友”的親昵;九江與景德鎮賽前互推城市宣傳片,各城市共享辦賽經驗“互抄作業”,讓服務水準與觀賽體驗水漲船高。通過這種獨特的互動方式,贛超賽場便成了江西地域情感的“黏合劑”,讓每一次賽事互動,都化作城市間的情感聯結。

九江主場,球迷打出“GG”幫致謝海報。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洪子波攝
贛超“超預期”的亮眼答卷背后,
是551名球員的純粹熱愛,
是11座城市的活力迸發,
是江西人對體育與生活的熱忱追尋。
100天的贛超,
不僅是一場足球賽事的狂歡,
更是江西文化、經濟與精神的全面綻放。
那些在歌聲里流淌的情感、
在互動中滋生的聯結、
在文化傳承中迸發的力量,
終將化作江西人心中的底氣,
讓這片紅土地在江西人的共同奔赴里,
走向更鮮活、更堅定、更廣闊的未來!

來源 :大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