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為燈照亮服務
中國建設銀行南昌賢士一路支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在金融服務的田野上精耕細作。從日常業務的高效辦理到金融知識的普惠傳播,從適老服務的貼心落地到責任擔當的主動踐行,支行用專業與溫度,贏得了客戶口中的“放心銀行”“暖心驛站”,更書寫著新時代金融服務的動人篇章。
以專業立本:讓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
走進賢士一路支行,大堂經理總會第一時間上前,輕聲詢問客戶需求:“您好,請問您要辦理什么業務?”一句簡單的問候,瞬間拉近了與客戶的距離。無論是引導至自助設備辦理,還是協助取號等候,每一個動作都透著細致與主動。
柜臺內,柜員們則以“零差錯”為標準,在鍵盤與憑證間嫻熟穿梭。存取款時的精準核對,轉賬匯款時的耐心提醒,開戶辦卡時的細致講解……看似平凡的操作里,藏著對專業的堅守。有位客戶曾感慨:“每次來這兒辦業務,都覺得心里踏實,他們不僅快,還總能想到我們沒想到的細節。”
這份“踏實”,正是支行對“優質服務”最樸素的詮釋——用專業效率縮短等待時間,用主動關懷溫暖服務過程,讓每一位客戶都能感受到金融服務的“速度”與“溫度”。
以普惠為責:讓金融知識“看得見學得會”
“大姐,您看這個折頁,上面寫了怎么防范電信詐騙,遇到陌生鏈接可千萬別點。”在等候區,大堂經理正拿著宣傳折頁,給幾位客戶開展“廳堂微沙龍”。這樣的場景,在賢士一路支行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為提升客戶金融素養,支行把“金融課堂”搬進了網點每個角落:顯眼處的宣傳架上,防范詐騙、反洗錢、存款保險等折頁整齊排列,隨取隨看;LED屏幕上,滾動播放著生動的動漫短片,用通俗語言解讀專業知識;客戶經理則利用客戶等候的碎片時間,結合真實案例“以案說法”,讓“風險防范”從抽象概念變成具體行動。
“以前總覺得金融知識離我們很遠,現在在這兒辦業務,不知不覺就學會了,心里亮堂多了!”一位常客的話,道出了支行普及金融知識的初心——讓專業知識走出書本,走進生活,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金融安全員”。
以適老為暖:讓銀發歲月“有尊嚴更舒心”
“多虧了這個‘銀發窗口’,不用排隊,小姑娘還教我調大了手機字體,真是太方便了!”70多歲的張大爺拿著剛取的養老金,對著工作人員連連道謝。這是支行打造“適老服務特色網點”的一個縮影。
針對老年客戶的需求,支行從細節處著手,織密“適老服務網”:為老年人開辟綠色通道,減少等候焦慮;門前臺階、自助銀行區加裝的扶手,穩穩托住老人的每一步;等候區的“愛心座椅”更寬大舒適,老花鏡、放大鏡、便民藥箱隨時待命,甚至備好了輪椅,以備不時之需。
更動人的是工作人員的“慢功夫”:與老人溝通時,他們會刻意放慢語速,湊近傾聽;教老人使用智能設備時,會手把手演示,反復講解,直到老人點頭說“會了”。“我們多一點耐心,老人就少一點為難。”這是支行員工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們跨越“數字鴻溝”的實際行動,讓老年客戶在智能時代依然能體面、舒心地享受金融服務。
以初心致遠:讓金融服務“向未來更有力”
如今的賢士一路支行,早已不是單純的業務辦理點,更成了客戶心中的“暖心驛站”。而這份信賴的背后,是“客戶至上”的理念深植于心,是“社會責任”的擔當外化于行。
展望未來,賢士一路支行將繼續帶著這份初心,在服務上精益求精——優化流程讓辦理更便捷,創新方式讓體驗更貼心,延伸服務讓覆蓋更廣泛。正如支行負責人所說:“金融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用持續的努力,為南昌的金融發展添磚加瓦,為每一位客戶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