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杏林煥新記!廬山杏林玩出“中醫藥+”新花樣
8月19日,恰逢第八個中國醫師節,“尋源千年杏林”中國廬山杏林文化園媒體采風行活動在廬山市啟動。來自全國主流媒體記者深度探訪杏林遺址、杏林文化園等景區,解鎖這個“中醫藥+文旅+康養”超級IP的核心密碼。
“相傳東漢神醫董奉在此治病不取錢物,只請治愈者栽種杏樹,重病五株,輕者一株,數年之后蔚然成林……”隨著講解員的生動講述,一場莊重的董奉紀念儀式拉開采風行的序幕。

置身復原的杏林場景之中,實地感受“仁心仁術”的千年醫脈——這里正是中華中醫藥學會兩次認證的“中醫杏林文化發源地”。活動當天,廬山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廬山市的醫療工作者們在此開展醫德醫風培訓,“杏林春暖”的千年佳話從古籍走進現實。
“第一次近距離感受‘杏林’典故的誕生地,才明白為什么說這里是中醫藥文化的‘根與魂’。”中新社記者吳敏感嘆道。作為此次采風的首站,杏林遺址園不僅還原了董奉行醫濟世的歷史場景,更通過國醫大師常駐義診等方式,讓抽象的歷史符號變得可觸可感。
“你氣血稍虛,建議試試中藥茶飲調理,我給你寫個方子,藥材都很常見……”在廬山杏林遺址園的中醫面診體驗區,國醫大師潘鳳芝為記者們搭脈問診,免費提供體質辨識和養生建議。這場“零距離”的中醫體驗,未來將在杏林文化園成為常態。

移步中國廬山杏林文化園,更令人期待的“打卡點”接連亮相:商業水街雖未完全開放,卻已顯露出傳統建筑與現代商業的融合雛形。項目運營負責人魏良透露,未來這里將匯聚守正中醫館、藥食同源旗艦店、云霧中藥茶飲等江西頭部品牌,打造“可溯源”的道地藥材消費街區。此外,中國首部中醫藥沉浸式療愈劇場也在籌備中,劇目將融合香療、音療等元素,讓觀眾在觀劇時同步感受中醫“治未病”的療愈力量。



更值得關注的是項目的“流量底氣”,據廬山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振國介紹,依托廬山“山城湖”聯動的天然優勢,廬山杏林文化園將串聯秀峰、東林大佛、鄱陽湖候鳥景觀等資源,推出多條康養旅游線路;同時聯動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打造醫德醫風教育基地和中醫藥技術轉化平臺,實現“文化傳承+產業發展”雙輪驅動。項目建成后,將帶動年產值突破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個,讓“中醫圣地?杏林之源”成為廬山文旅新名片。
目前,文化園園區建筑已全部完工,公共區域裝修預計10月完成,首批江西頭部企業已洽談入駐,2026年元旦將正式開園迎客。
據悉,國家“十四五”中醫藥規劃明確支持“文旅+康養”融合,江西打造的“中醫藥強省”戰略持續為項目加碼。同時,廬山森林覆蓋率高、負氧離子豐富,溫泉與中醫藥理念天然契合,加之“廬山天下悠”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為項目的發展提供了獨特優勢。廬山杏林文化園將利用好上述相關政策和自然條件,跳出同質化陷阱,用“董奉IP+沉浸式體驗+全產業鏈布局”構建獨特競爭力,打造中醫藥產業聚集地和中醫藥康養旅游目的地。(文/圖 蔡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