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情懷和產業發展雙向奔赴 共筑都昌口腔的中國牙都夢
全球贛商網訊 近日,都昌縣人民政府攜手白鹿口腔產業聯盟,成功舉辦了口腔產業發展座談會。活動上,雙方還舉行了都昌縣人民政府與白鹿口腔產業聯盟的戰略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以及白鹿口腔產業聯盟口腔產業合作項目和合作聯盟的簽約儀式。當日召開的白鹿聯盟座談會上,多項合作集中落地,“萬千鑲牙匠,皆從都昌出”的百年底蘊迎來裂變式發展。

政企攜手筑牢產業基石
座談會上,縣委書記邱艦以百年行業深耕的歷史底蘊、省市政策的強力加持、全國行業資源的持續匯聚這三個“信心”為支點,勾勒出這座“中國牙都”的發展藍圖。“我們有充沛的信心、堅定的決心,與白鹿口腔產業聯盟等伙伴同心共為,將都昌打造成中部口腔產業高地!”縣委書記邱艦的承諾擲地有聲,鄱陽湖畔的都昌正以裂變之勢,向“中部口腔產業高地”發起沖刺。

據了解,白鹿口腔產業聯盟是圍繞都昌口腔產業發展創建的口腔產業整合發展機構,為相關企業提供口腔產業鏈共性服務,并作為全產業鏈發展的多維度合作平臺,平臺旨在發展全產業鏈集團,推動都昌口腔產業發展。這個匯聚北京、上海、浙江等地1000余家品牌連鎖的平臺,正通過"統一集采、統一標準、統一賦能"的 "三個統一"機制,將散布在全國的十萬都昌牙匠從"散兵作戰"變為"兵團攻堅"。
五方簽約激活產業鏈條
白鹿醫療與五家企業的集體簽約儀式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這五家涵蓋口腔行業的口腔設備、牙椅器材、生物耗材等關鍵領域的企業,不僅承諾給予聯盟會員最優惠市場待遇,更明確"產能轉移優先落地都昌"的合作條款。項目公司注冊地被嚴格限定在都昌,所有利潤須用于產業再投資或團隊激勵——這些細節揭示著都昌的長遠眼光。

"這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構建' 前端診所需求—后端都昌制造' 的完整閉環。以福若瑞項目為例,1.7億元總投資分兩期落地,一期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3.7億元,稅收可超450萬元,預計帶動都昌縣200人就業。"閔繼發指著簽約名單解讀,浙江的設備、廣東的耗材、江西的制造……正通過都昌這個“支點”實現最優配置。
數據顯示,都昌籍口腔機構年消耗的義齒數千萬顆、牙椅超5萬臺,這種龐大的內需市場正轉化為產業集群的吸附力,而聯盟賦能則進一步釋放出集群效應。據白鹿口腔產業聯盟股東成員、都昌口腔協會上海分會執行會長周雷平介紹,僅2024年,白鹿口腔產業聯盟就通過集中采購為成員單位降低15%-20%的耗材成本,節省超8000萬元。
雙向奔赴繪就發展藍圖
“以科學‘規劃引領’謀篇布局,以扎實‘實業強產’筑牢根基,以卓越‘品牌培育’提升價值。”座談會上,都昌縣人民政府縣長徐翔提出要做好三篇關鍵“文章”,他呼吁全國都昌籍口腔企業家化身“超級聯絡員”,推動更多優質企業回鄉興業,實現“企業做大”與“家鄉發展”的雙贏。

都昌作為“中國牙醫之鄉”,擁有300年牙匠文化積淀。有數據顯示,全國每10家口腔門店就有1家為都昌人開設,營收過億元機構達20余家。都昌縣人民政府將口腔產業作為重點特色產業,以百年行業底蘊、政策強力加持、全國資源匯聚為底氣,全力打造中部口腔產業高地。在都昌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白鹿口腔產業聯盟則發揮橋梁作用,不僅促成五方合作落地,更承諾三年內帶動50家配套企業落戶,計劃到2028年實現年產值超30億元,讓“中國牙都”從地域名片升級為產業標桿。
簽約儀式結束時,鄱陽湖畔的“中國牙都”標識在晚霞中閃耀——這頭象征引領方向的“白鹿”,正帶著多方合作的力量,載著十萬牙匠的百年夢想展翅高飛。從走街串巷的傳統匠作到現代化產業集群,都昌口腔產業的騰飛之路,正由藍圖變為生動現實。(馮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