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遠縣探索構建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打通鄉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3月12日,在安遠縣電商快遞物流園,智能快遞分揀機器正高速運轉,一片繁忙景象。該縣電商集團副總經理鐘智勇正在產業園后臺中心實時監測物流大數據。“快遞分揀機24小時不間斷運轉,確保進入這里的所有包裹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分揀、配送。”鐘智勇說,“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快遞包裹通過傳送帶進入分揀機,經過系統的智能識別,進入相應的配送區域,由工作人員將物品送到居民手中。”
如何打通縣、鄉、村服務“最后一公里”,破解農村電商發展和物流配送難題?2024年,安遠縣創新探索農村電商快遞物流“公司業務、交通運力、倉儲站點、服務體系”四整合發展模式,構建起覆蓋全縣152個行政村的電商快遞物流服務體系。
提升數字技術
為更好地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安遠縣投入5億元,建設占地258畝、總建筑面積15.8萬平方米的電商快遞物流園,包含智能云倉、快遞物流分撥倉、農產品倉儲、冷庫及配套商業等板塊。在此基礎上,打造縣電商快遞物流集采集配中心,集貨品集散、農產品倉儲、智能分揀配送、物流大數據等四大核心功能于一體。通過鏈接鄉村電商快遞物流站點,實現縣域電商快遞物流統倉共配,做到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服務群眾“零距離”。
“中心定制了一套智能分揀設備,配備20個裝車出貨口、152個儲存格,通過歸并獲取縣域內主要快遞物流企業信息服務端口,與智能分揀、掃碼槍等設備建立后臺綁定等方式,實現各快遞物流企業信息系統實時共享,提高了企業配送效率。”安遠縣快遞物流集采集配中心負責人表示,通過運用智能分揀設備,實現農村電商快遞物流件一次性按村分揀打包,直接配送到村級站點,提升分揀效率。同時,開發了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人、車、貨、倉、站”等關鍵要素的數字化管理,其中鄉村共配管理系統、村級快遞服務站點終端使用的菜鳥軟件APP,均可實時顯示共配中心的各項快遞業務進展,實現統一“四段碼”功能,統一倉儲、統一掃碼、統一分揀、統一共配。
集中運力資源
針對農村電商快遞物流配送車輛少、路線長、時效低等問題,安遠縣通過優化路線、整合運力等措施,實現農村電商快遞物流件12小時內從縣城配送到村,比原來至少縮短一天。
安遠縣匯達運輸有限公司作為與電商快遞物流園合作的公司之一,近年來先后與縣域內貨運、客運、公交、郵政等企業簽訂運力整合合作協議,按需配置交通運力。目前已規劃運輸路線12條,覆蓋全縣18個鄉(鎮)站點和國省道干線旁的28個村級站點。“公司先后制定運行線路12條,整合郵政公司、公交公司、安達公司等企業運力參與集采、共配、共運,形成縣、鄉、村物流共配體系。”匯達公司經理謝培有說。
據了解,安遠縣物流配送體系已匯集公交、郵政、匯達、安達等運力參與共配,鄉鎮至村級服務站貨車途經線路已覆蓋村鎮所有地區,偏遠村級站點由郵政公司鄉鎮投遞員進行末端配送。
搭建倉儲站點
為更好地搭建快遞倉儲站點,安遠縣各村以當地開設的小商超為依托,充分整合現有資源,設置電商快遞物流站點,為群眾順利接收快遞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單獨一家公司到村里的快遞件很少,但是幾家公司的快遞合起來,件數就比較多了,我們把幾家公司的快遞件整合在一起,統一送到各個村的電商快遞服務站。”服務站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安遠縣建立了以1個縣電商快遞物流園為中心、18個鄉(鎮)電商快遞物流集散中心為副中心、135個村級電商快遞物流服務站為基點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隨著物流配送體系的不斷完善,安遠縣農村電商快遞物流件顯著增多,配送成本明顯下降。縣城配送到村的下行件,由2024年初的日均2036件增長至8264件,平均每件的配送成本由0.85元下降至0.67元;鄉(鎮)、村到縣城的上行件,由2024年初的日均504件增長至893件,平均每件的配送成本由0.5元下降至0.32元。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文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