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江西省兩會|直擊“委員通道” 劉加豐答央廣網問
央廣網南昌1月19日消息(記者劉培俊郇康新)1月18日下午,在江西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八位政協委員答記者問。江西省政協委員,上饒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加豐在回答央廣網提問時,分享了上饒經開區延續產業高質量發展良好勢頭的經驗做法。

劉加豐答央廣網問(央廣網記者劉培俊攝)
央廣網提問:努力構建體現江西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就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發區是發展產業的排頭兵,劉加豐委員,作為國家級經開區的負責人,能否請您談一談是如何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投資上饒”品牌的?
劉加豐:開發區是地方發展工業經濟的主戰場。有數據顯示,江西省11家國家級經開區以不到800平方公里的面積創造了全省約五分之一的工業營收,上饒經開區工業營收在全省國家級經開區中名列前茅。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上饒經開區深入貫徹我省“1269”行動計劃,大力實施“招大引強”和“強鏈補鏈延鏈”工程,以光伏、光電、汽車和鋰電等主導產業夯實發展基礎,以高端裝備、新型儲能、未來顯示、生物醫藥等未來產業拓寬發展賽道,繪就了追“新”逐“質”的生動畫卷。

“委員通道”現場(央廣網記者郇康新攝)
國家《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施行后,對各地招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們通過招才引資集團新平臺,探索產業基金招商新模式,由簡單的補貼政策直接輸血,轉為基金管理機構導入資源、資金、人才等要素為項目造血,從而延續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具體來說,主要是做到了“三個轉變”:
一是身份轉變,從“主導者”變成了“引導者”。我們遵循“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原則,推動資本招商與產業招商相融合,構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3+N”基金叢林,引導各類資本通過各種方式參與產業構建、項目導入和股權投資,實現了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
二是視角轉變,從“看當前”變成了“算長遠”。我們首先錨定主導產業和未來產業方向,再結合專業人才、專業機構全面評估項目。對項目既從純資本市場角度考量收益,也從產業發展角度判斷是否有利于強鏈補鏈延鏈,同時兼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科創需求,在整體上算好產業發展的長遠賬。
三是思維轉變,從“大包大攬”變成了“專業協同”。我們一改招商干部“包打天下”的做法,擇優選擇像晶科能源這樣的“鏈主”企業和濟峰資本這樣深耕細分領域的基金公司合作,請他們當子基金管理人,以“專業思維+產出思維+用戶思維”判斷和招引項目,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暢通產業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環,繼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不斷發展壯大“耐心資本”,讓“基金叢林”里結出累累的“產業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