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市泗瀝鎮為鄉村發展注入力量
貴溪市泗瀝鎮人大聚焦聚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極引導代表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中發揮作用,發揮人大代表示范帶動、宣傳發動、監督推動作用,不斷創新經驗和做法,為鄉村發展注入人大力量。
村集體的烘干廠,讓糧食變成“增收寶”
赤石村委會書記、鎮人大代表江建成積極發揮地理優勢,通過多次溝通協調,形成獨具特色“村集體經濟+農戶”及“正大現代農業示范園+農戶”運作模式,稻谷烘干廠6臺機組日最大產能180噸,在稻谷豐收旺季烘干稻谷約5000噸,帶動30余人就業。有效解決了農戶賣糧路遠、運費高、糧食發霉的問題。為農戶節省了運費,讓農民賣糧利益達到最大化,同時助推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鼓起村民“錢袋子”,撐起村集體“腰桿子”,讓更多村民享受到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紅利”。2022年,赤石村烘干廠為集體經濟增收100萬元。
大棚里的竹蓀菇,讓百姓撐開“致富傘”
方家村委會書記、鎮人大代表方福喜利用生態環境好、溫濕度適宜的優勢,錨定發展竹蓀菇產業。經過發展,方家村的竹蓀菇畝產達1600斤,根據市場行情,鮮菇可以賣到200元/公斤,畝產值可達1.5萬元,干品的價格更是可達600元左右/公斤。解決附近村民就業100余人,人均年收入可增長2萬元左右,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2022年,竹蓀菇為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
荒山地變身果蔬園,讓村民捧起“金飯碗”
王灣村委會書記、鎮人大代表鄭兵和立足本村資源,發揮良好生態優勢,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以果蔬為主的種植產業。依托產業發展,成立了160畝果蔬大棚種植扶貧車間,吸納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在基地進行日常管理和采摘,村民在大棚基地打零工,一年收入近36000元,有效地解決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的問題,為村民致富注入了源源動力。2022年,圣女果、草莓、辣椒共銷售4萬余斤,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2.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