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政務實,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鷹潭市貴溪市泗瀝鎮人大代表、王灣村黨支部書記鄭兵和履職風采
行動詮釋黨員風采,履職盡顯代表擔當。作為王灣村委會書記、泗瀝鎮人大代表鄭兵和始終扎根基層,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一名人大代表的為民情懷。

認真履職,做好先鋒“帶頭人”
在宅改工作中,鄭兵和號召村中39名黨員帶頭拆除了自家空閑住房,推動全村首批宅改工作點拆除進度完成100%,共退出院套、拆除危舊房、拆除附屬房等面積12989.72㎡。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鄭兵和積極組織鄉賢類、經商類黨員為貴溪市奮戰在一線的防疫人員累計捐贈各類物資價值近萬元,給公益事業奉獻“紅色力量”。為激發黨員爭先意識,他探索推行黨員積分存折管理制度,對黨員參與組織生活、參加志愿服務、發揮先鋒模范等方面進行積分測評,讓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可量化、見實效。在基層黨組織強有力地引領帶動下,王灣村各項工作走在全鎮前列,連續7年全鎮綜合考核排名前三。

真情投入,做好服務“貼心人”
鄭兵和定期發動網格員上戶打撈摸排民生實事,并通過村集體經濟投入、村小組自籌、群眾募集等途徑整合項目資金,共為民辦理上裴組蛤蟆壩機耕道與路面維修、下裴組王楊公路地底水管疏通等實事30余件,投入資金近40萬元。他邀請設計員為新農村建設點量身定做方案,完成村內道路全面規劃建設,實施了進村3.5公里道路的擴寬和柏油路面鋪設,新建了旅游公廁2個、花池2個、占地120平方米的休閑廣場、30多米的文化墻和1個污水處理設施,并專門配備了保潔員、垃圾車。在他的帶領下,王灣村實現新農村、宅改全覆蓋,陸續完成改水改廁680戶,拆除圍墻8000米,完成土地整治3000畝。特別是他創新提出的“一把鋤頭放水”,自成立一把鋤頭放水隊近12年以來,蛤蟆壩干渠下游涉及10個自然村近3600余畝農田因灌溉未發生一起掙水事件。

創新思路,做好發展“領航人”
鄭兵和堅持立足本村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通過實地考察、查閱資料,他斷定王灣村在大棚蔬果種植上大有可為。他積極統籌整合黨員、村干部、村小組理事長力量,按照“支部引領、干部帶頭、村民入股、貧困群眾全覆蓋”的思路,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打造泗瀝鎮王灣村生態園大棚基地,同時探索出“能人引領+基地合作社示范+脫貧戶優先+戶戶參與”的產業經營模式,讓群眾跟著黨員干部走,跟著能人、大戶走,實現了戶戶入股、家家受益、人人放心。并結合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將民俗博物館打造成紅色教育基地,以“王灣果蔬大棚”為依托,興辦“親子綠色果蔬采摘園”,通過“紅綠”結合的旅游特色,吸引更多的人走進王灣,感受美麗農村的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