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青春在冶煉中熠熠生輝 ——記第25屆江西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雷剛
本報記者陳旻
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是第25屆江西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雷剛的工作寫照。多年從事稀貴金屬冶煉工作,雷剛圍繞節能降耗、綠色冶煉等課題,積極參與車間創新改造項目,攻克了諸多行業共性難題,讓青春在冶煉生產一線熠熠生輝。
2012年,雷剛大學畢業后進入江銅集團貴溪冶煉廠。從入職的那一刻起,雷剛就下定決心:腳踏實地學技術,全力以赴搞科研。雷剛告訴記者,第一次走進車間時,他感到有點茫然,現場的設備讓他無從下手。不過,從小就不服輸的雷剛不斷給自己打氣:不會就學、不懂就問。他把遇到的難題記錄下來,請教師傅,逐個解決。無論工作多忙,雷剛都要擠出時間自學行業內的先進技術和知識,積極參加車間各項工藝技術創新和設備改造工作。一步步“升級打怪”式的研究,讓他迅速成長為車間的稀貴金屬冶煉工藝技術專家、首席工程師。
2018年11月,江銅集團吹響“三年創新倍增”號角。作為技術骨干,雷剛積極響應,加入海綿鈀工藝創新團隊。海綿鈀是一種十分稀貴的金屬,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領域。貴溪冶煉廠一車間的海綿鈀生產線自2013年投產以來,生產出的海綿鈀存在顆粒細、比重輕等問題。是按部就班、被動地引進成熟工藝,還是突破壁壘、主動攻克難題?雷剛堅定地選擇了后者。他帶領科研團隊大膽假設、反復試驗,設計了十余種方案,并一一進行試驗驗證,最長的一次試驗耗時3個月。在經歷了兩年多無數次的科學試驗后,雷剛團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徹底革新了“使用高溫氫氣煅燒還原制備海綿鈀粉”行業工藝,將業內海綿鈀提取技術水平推上了新的高度,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在平凡的崗位上,雷剛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十年來,他一步一個腳印勇毅篤行,先后參與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創新補助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近20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項、全國QC質量管理小組金獎1項、江西省QC質量管理小組獎4項。雷剛說:“十年間,我從一名職場新人成長為車間技術骨干。未來我將繼續努力,為貴溪冶煉廠高質量發展貢獻綿薄之力,讓青春在奮斗中閃光。”